bsp;
——我能弹弹琴,看看书,多自在。最后还怼了那些看不起他的人:
\n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n
——没有乱七八糟的音乐吵我,没有烦人的公文累我,这房子就像诸葛亮的茅庐、扬雄的亭子,都是有大本事的人住过的,哪里破了?
\n
这篇《陋室铭》一写出来,立马在和州传开了。老百姓都夸刘禹锡“有骨气”,连远在长安的文人都听说了,纷纷为他点赞。那知县本来想刁难他,结果反而让刘禹锡出了名,自己倒成了笑话。
\n
其实刘禹锡不是“傻”,也不是“装清高”。他知道,知县能欺负他的房子,却欺负不了他的“心”。房子再破,只要心里有“德”,有“理想”,就不怕别人看不起;日子再难,心里有“底气”,就不会被刁难打垮。这就是他的“精神超越”——你能改变我的处境,却改变不了我的心态。
\n
苏州救灾:当刺史不搞虚的,百姓喊他“刘三贤”
\n
贬谪了二十多年后,刘禹锡终于被调回了中原,后来又被任命为苏州刺史。这时候的他,已经快六十岁了,头发都白了,一到苏州,就立马忙了起来——因为苏州刚遭遇了一场大旱灾,老百姓快没饭吃了。
\n
他到苏州的时候,街上到处是逃荒的人,有的老百姓抱着饿得哭的孩子,跪在路边求粮食;有的田地干裂得能塞进手指头,庄稼全枯死了。以前的官员遇到这种情况,要么向上级哭穷要救济,要么就不管不顾,等着朝廷派人来。可刘禹锡没等,他一上任就干了三件事:
\n
1.?开仓放粮:他把苏州官仓里的粮食拿出来,分给最穷的老百姓,还规定“老人和孩子多给点,壮劳力少给点,能自己找活干的先给种子”,不让粮食浪费。
\n
2.?减免赋税:他给朝廷写奏折,说“老百姓都快没饭吃了,哪还有钱交税?请朝廷免了苏州今年的赋税,等明年收成好了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