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李商隐这辈子,输的不是才华——他的诗,流传了一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有人读;输的也不是努力——他从寒门少年,靠抄书读书考中进士,拼尽了全力。他输的,是那个党争激烈的时代,是寒门子弟逃不开的“身份枷锁”。
\n
他要是没跟着令狐楚,可能连科举的机会都没有;可跟着令狐楚,又被贴上了“牛党”的标签;他要是没娶王茂元的女儿,可能不会被牛党打压;可娶了她,又成了李党的“外人”——他怎么选,好像都是错的。
\n
就像现在的有些人,努力了半辈子,却因为行业变动、人际关系,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李商隐的厉害之处在于,就算命运对他这么不公,他还是把苦、爱、遗憾,写成了诗。
\n
那些诗,就像他的“呐喊”,穿越了千年,告诉我们:曾经有个叫李商隐的寒门才子,他来过,他努力过,他爱过。
\n
直到现在,我们读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还能想起他对王氏的深情;读“此情可待成追忆”,还能体会他错过的遗憾;读“君问归期未有期”,还能感受到他漂泊的孤独——这大概就是他留给世界最好的礼物:就算人生满是挫折,也要把真诚藏进文字里,让后来的人,能从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