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回,咱们抢了卖胡饼的摊子,你揣了三个胡饼跑,我还踹了人家一脚,说‘烫老子嘴’。现在想想,真是混账啊。”
\n
这首《逢杨开府》,哪里是诗?是韦应物半辈子的“忏悔录”。他把少年时的“恶”全抖了出来:仗着玄宗的恩宠耍无赖,在街坊里横着走,家里藏着逃犯;早上抱着赌具赌钱,晚上翻墙偷会邻家姑娘;司隶校尉明明知道,却因为他是三卫郎,连抓都不敢抓——这些事,他以前从不觉得错,甚至还觉得“威风”,可现在写出来,每一个字都像针,扎得他心疼。
\n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他接着写,笔锋转到当年跟着玄宗游幸的日子。杨开府跟着念,眼睛也红了:“还记得骊山温泉吗?咱们趁玄宗皇帝泡澡,偷偷拿了宫里的酒,在雪地里喝,喝多了就把酒杯扔了,说‘皇帝的酒也不过如此’。”
\n
韦应物点点头,眼泪掉进酒杯里:“那时候真是目不识丁啊,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整天就知道喝酒耍疯。现在再看那些日子,真是羞愧得抬不起头。”
\n
诗的后半段,他写安史之乱后的落魄:“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杨开府听到这儿,握住他的手:“我知道你后来的日子,听说你在破庙里跟老秀才学认字,在河边捡树枝练字,不容易啊。”
\n
“不容易?是活该。”韦应物摇摇头,“要是没有那场乱,我现在可能还是个赌钱撩姑娘的无赖,说不定早就死在哪个街头了。”
\n
最后两句,他写“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是啊,几十年没见,一见面就哭,哭的不是重逢的高兴,是对往昔的悔恨,是对人生起伏的感慨。那天晚上,他们喝到天亮,诗稿放在桌上,被眼泪打湿了好几处。
\n
后来有人说,这首《逢杨开府》是“最真诚的忏悔诗”,没有一点掩饰,没有一点美化,把自己的“黑历史”摊开在阳光下。韦应物自己也说:“写这首诗,不是为了让别人原谅我,是为了让我自己记住,我曾经是个什么样的人,现在又该做什么样的人。”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