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开元十六年的春天,长安的柳丝飘得软绵绵的,朱雀大街上的酒肆飘着酒香,孟浩然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的酒却没怎么动——他刚落了第,揣着满肚子的诗才,却连个官的影子都没摸着,心里实在堵得慌。
\n
“孟兄!久等了!”
\n
门帘一掀,进来个穿青袍的年轻人,面如冠玉,手里还拎着个布包,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儿。这是王维,比孟浩然小12岁,却中了进士,在太乐丞任上做着官。俩人早年间在洛阳见过一面,没有深聊,这次王维听说孟浩然在长安,特意找过来。
\n
“摩诘(王维字摩诘),你怎么来了?”孟浩然赶紧起身,有点不好意思——一个落第书生,哪好意思麻烦人家当官的。
\n
王维把布包往桌上一放,里面是两卷诗稿,还有一小罐新茶:“听说你落了第,知道你心里不痛快,来陪你喝两杯。再说,我早就想跟你好好聊聊诗了,你那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我可是记了好多年!”
\n
这话一下子戳中了孟浩然的心窝子。来长安这些日子,旁人要么劝他“再考一次”,要么笑他“自不量力”,只有王维,一开口就提他的诗,懂他的好。
\n
俩人就着几碟小菜,喝着酒,从洛阳的牡丹聊到长安的春雨,从“绿树村边合”聊到“空山新雨后”,越聊越投缘,直到酒肆打烊,还觉得没说够。
\n
“孟兄,明天你别乱跑,我带你去个地方。”分别时,王维神秘兮兮地说。
\n
第二天一早,王维就来接孟浩然,把他领进了翰林院——这地方可是皇帝身边的禁地,寻常人连门都进不来。孟浩然吓得赶紧缩了缩脖子,王维却拍着他的肩:“别怕,这会儿没人,在这儿唠,清静!”
\n
翰林院的案子上摆着笔墨纸砚,窗外是几株玉兰,开得正盛。俩人趴在案上,你一句我一句地改诗,王维写了句“明月松间照”,孟浩然就接“清泉石上流”;孟浩然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