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天宝五载的暮秋,巴陵(今湖南岳阳)的江风刮着股水汽,吹在脸上凉飕飕的。
\n
王昌龄披着件旧青袍,站在江边的码头,看着往来的渔船。他刚从长安被贬出来,要去江宁当县丞,官越做越小,心里很不平衡。码头上人来人往,挑担子的、喊船的、卖鱼的,闹哄哄的,他觉得像个局外人,连江风都比这人间有温度。
\n
“哎!前面那位可是昌龄兄?”
\n
有人喊他,声音高得像敲铜锣。王昌龄回头一看,只见个穿白衣的汉子,手里拎着个酒壶,快步朝他走来,头发有点乱,却挡不住眼里的光——不是李白是谁?
\n
王昌龄愣了愣,赶紧迎上去:“太白兄?你怎么在这儿?”他听说李白倒霉,被流放夜郎,没想到能在这江边撞上。
\n
李白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别提了!往夜郎去,路过这儿,想喝口本地的酒,没成想撞见你!走,咱哥俩找个地方,边喝边聊!”说着就拉着王昌龄往江边的小舟走——那是李白租的,船夫是个老渔翁,坐在船头抽烟袋。
\n
小舟推开岸边的芦苇,慢悠悠往江心里飘。老渔翁摇着橹,“吱呀”声夹杂着江水流淌的响声,倒比码头的热闹舒服得多。李白拧开酒壶塞子,给王昌龄倒了碗酒:“这是巴陵的米酒,甜,解乏!你尝尝!”
\n
王昌龄接过酒碗,喝了一口,甜酒滑过口中,暖了些心里的凉意。“你这流放夜郎,路上可不近啊。”他叹口气。
\n
李白灌了口酒,满不在乎地摆手:“近不近的,反正都是走。倒是你,昌龄兄,你这‘七绝圣手’,怎么也被贬了?长安那帮人,真是瞎了眼啊!”
\n
一提这茬,王昌龄也来了气:“还不是因为多说了两句实话,就被安了个‘不附权贵’的罪名,贬去江宁当小官。咱这辈子,好像就跟‘贬’字杠上了!”他想起之前贬岭南,刚回来没两年,又要走,心里的委屈像江里的水,根本就没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