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饿坏了,先吃。”鲁女把粥递到俩孩子手里,又给李白倒了杯热水,“你也别愣着,赶紧喝口热的,看你冻的。”
\n
那天,李白在鲁女家待了一下午。鲁女没问他的来历,跟他说东鲁的天气,说哪里的粮便宜,说哪家的针线活给的工钱多。平阳和伯禽跟鲁女也亲,一会儿叫“姨娘”,一会儿拉着她的手要讲故事,鲁女也不烦,耐心地陪着俩孩子玩。
\n
临走的时候,鲁女塞给李白一小袋小米,还有两件她给自家娃做的旧棉袄,“娃的衣服太单薄了,先穿这个,别冻着。以后要是忙不过来,就把娃送来,我帮你看。”
\n
李白接过东西,鼻子一酸——许氏走后,他第一次感觉到有人真心实意地帮他,不是因为他的诗名,只是因为可怜他和孩子。
\n
从那以后,李白常去鲁女家。有时候是去送他写的诗(鲁女不认多少字,却爱听他念),有时候是帮着挑挑水、劈劈柴,更多时候,是把平阳和伯禽送去,自己出去找活干——他想写点诗文换钱,东鲁的人大多认庄稼、认手艺,没人愿意为“几句破诗”掏钱,他偶尔给人抄抄书信,挣点微薄的工钱。
\n
鲁女从不说他“不务正业”。有次李白抄信回来晚了,看见鲁女给伯禽缝棉袄,手指冻得通红,还在灯下给平阳讲故事。“你别总往外跑,”鲁女抬头看见他,笑着说,“家里有我呢,你要是想写诗,就在家写,我不吵你。”
\n
李白坐在炕边,看着鲁女的侧脸,心里暖烘烘的。许氏是温柔的,懂他的诗,懂他的理想;鲁女是实在的,懂他的难,懂他的苦,懂俩孩子需要人照顾。他忽然觉得,要是能跟鲁女一起过日子,把孩子拉扯大,也挺好。
\n
没过多久,他就跟鲁女提了。鲁女愣了愣,脸有点红,低头绞着衣角:“我是个寡妇,又没读过书,配不上你……”
\n
“啥配不配的,”李白打断她,语气认真,“你对我好,对孩子好,这就够了。以后咱们一起过日子,我写我的诗,你照顾家,把平阳和伯禽养大,好不好?”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