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珠子,滴在白布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n
他没给许氏写过一首悼亡诗。不是不爱,是太爱了,爱到不知道怎么用文字表达。那些华丽的词藻,那些豪迈的句子,在许氏的温柔和付出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那么没用。
\n
后来,他带着平阳和伯禽离开了安陆,又开始了漂泊的日子。走到哪里,他都会带着许氏给他缝的衣服,带着那卷《静夜思》的诗稿。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会想起安陆的后花园,想起桂花的香味,想起许氏端来的糖水,想起孩子们的笑声。
\n
他写了《寄远十二首》,里面有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他想起以前在安陆,许氏会在月光下捣衣,捣衣杵敲在石板上,“咚咚”响,那是他听过最温柔的声音;还有句“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他知道,他和许氏,再也见不到了,这份难为情,会跟着他一辈子。
\n
有人说,李白这辈子最爱的是自由,是诗,是酒。
\n
可他自己知道,在安陆的那十一年,在许氏身边的那些日子,才是他人生中最温暖、最安稳的时光。许氏就像他的根,帮他扎在土里,让他有底气去追求天上的月亮;根没了,他就像片叶子,在风里飘啊飘,再也找不到落脚之处。
\n
后来他到了长安,真的见到了唐玄宗,真的成了“诗仙”,可他每次喝醉酒,都会念叨“安陆”,念叨“桂花糕”。身边的人问他念的是谁,他笑了笑,没说话——有些名字,有些回忆,只能藏在心里,像珍藏着一块最甜的桂花糕,舍不得跟别人分享,也舍不得忘记。
\n
762年,李白在当涂去世,临终前,他手里还攥着那卷《静夜思》的诗稿,诗稿上,还有许氏当年留下的、淡淡的桂花香气。\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