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王勃笑着说:“因为他懂我,我也懂他。在这乱世里,能找到个懂自己的人,比什么都强。”
\n
生死相隔的追忆:那坛没喝完的蜀酒
\n
公元676年,王勃渡海去交趾探望父亲,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7岁。
\n
消息传到蜀中的时候,卢照邻靠在床头,翻着王勃当年给他写的药方,还有那首“况属**晚,山山黄叶飞”的诗稿。
\n
“阿勃……没了?”他愣了很久,才反应过来,眼泪就掉了下来,止都止不住。
\n
他让仆人把王勃当年带来的那两坛蜀酒找出来——其中一坛还没开封,封泥都完好无损。他打开酒坛,倒了一碗,放在床边的小桌上:
\n
“阿勃,我对不起你,当年没跟你去玄武山。现在,我陪你喝这碗酒,你可别嫌我来晚了。”
\n
酒气飘进鼻子,还是当年的辛辣,可喝在嘴里,却比黄连还苦。他想起在成都茶馆的第一次相遇,想起王勃冒雨来看他,想起两人在病榻前聊诗,想起那句“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n
“你说要让诗活起来,你做到了。”卢照邻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轻声说,“你的《滕王阁序》,已经传遍天下了;我的《长安古意》,也有人懂了。你放心,我会把咱们的想法传下去,不会让那些浮华的诗,毁了初唐的文坛。”
\n
后来,卢照邻的病越来越重,手脚开始变形,连笔都握不住了。他还是让仆人念王勃的诗给他听,念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时候,他总会笑着说:“阿勃这孩子,写得真好……我跟他,就算隔着生死,也是知己。”
\n
公元695年,卢照邻在颍水之畔,投水而亡。
\n
临死前,他让人把王勃的诗稿和自己的《病梨树赋》放在一起——他说,要带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