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他转身去桌边写药方,手却抖得厉害。他知道这是安慰,他不想让卢照邻绝望——这个写出《长安古意》的人,不该这么早就被病魔打垮。
\n
接下来的日子,王勃天天来小院。他帮卢照邻煎药,喂他吃饭,帮他擦身——院子里的邻居见了,都躲得远远的,有人还劝他“离那病人远点,小心被传染”,可王勃从没听。
\n
有天,卢照邻靠在床头,看着王勃在院子里晒药草,说道:“我想写篇赋。”
\n
王勃赶紧走进来:“你身子弱,别累着。”
\n
“不累。”卢照邻笑了笑,“我想写棵病梨树,就像我这样,长在院子里,没人管,却还想开花结果。”
\n
没过几天,卢照邻真的写好了,题名叫《病梨树赋》。王勃读的时候,看见里面有句“东海则有白麟、赤雁、黄龙、紫凤,莫不迎气而生,应节而止……惟此树兮,独违时命”,还有“王子曰:‘吁嗟病树,生于膏壤,沐雨露之泽,承日月之精,然而未老先衰,遭霜早落’”。
\n
他一下子就懂了——“王子”指的就是他王勃,卢照邻是在替他抱不平,说他这么有才华,却遭贬官,像这病梨树一样“未老先衰”。
\n
王勃放下赋稿,走到卢照邻床边,轻声念了两句自己刚写的诗:
\n
“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他乡悦迟暮,不敢恨归期。”
\n
卢照邻看着他,眼眶红了:“我懂,我都懂。咱们都是倦游子,都是被命运折腾的人。”
\n
那天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一碗没喝完的药汤放在桌上,冒着热气;一篇《病梨树赋》摊在床头,墨迹还没干。
\n
两个失意人,在这偏僻的蜀中小院,用诗和真心,互相取暖。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