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朱棣提起关于倭国的问题,朱高燨想了许久,索性问道:“父皇先莫问儿臣是个什么看法,儿臣想知道,父皇准备如何处置?”
“还能如何处置,自然派人前去问罪了!”朱棣想也不想便道:“你也知道,如今南境倭寇虽平,北边倭寇却时常袭扰。”
“彼等若无倭人便罢,如今既有倭国之人,自当遣使前去问责,让其好生约束,不得再次造乱。”
然则朱棣一说罢,朱高燨便摇头道:“父皇恐怕对倭国内政知之不详,依儿臣之见,此法并无大用。”
“因是倭国如今亦是内忧外患,自从足利义满死后,其子足利义持便是狼子野心,不会再听朝廷之令!”
在他口中足利义满和足利义持其实是室町的两任幕府将军,其实自从镰仓幕府建立以后,倭国就已经进入了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的二元政治结构。
所谓幕府,原本起于汉朝,乃是将军府署的称谓,后传入倭国,便成了征夷大将军为首的军事统治机构。
其机构起源于源赖朝,其人在倭国平安王朝末期击败了贵族平清盛异族,并且逼迫源义经自杀,最终掌控了大权。
自那以后,天皇大权旁落,幕府统治开启,直到1324年,后醍醐天皇举兵倒幕,豪族足利尊氏趁机崛起。
本来后醍醐天皇是有机会亲政的,可后来却因为足利尊氏不满后醍醐天皇轻视武士利益的政策,于1335年起兵反叛,再度攻陷京都,立了光明天皇,导致幕府再次兴盛。
这一时间段,后醍醐天皇南下立国,自称正统,与北方的足利家族控制的幕府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大局。
而足利义满,便是足利尊氏的孙子,第三代幕府将军,此时也是倭国幕府发展的鼎盛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足利义满是个亲明派,刚一上位,就派遣使臣进攻,可因为老朱认为足利义满不是正统,所以并没有同意。
后来老朱死后,足利义满又派遣使臣朝贡建文帝,建文顺势任其为倭国国王,并叫足利义满取缔倭寇。
结果使臣刚一回归,朱棣就夺取了皇位,至永乐二年,足利义满再次再次遣使入朝,同时主动派兵扫除倭寇。
朱棣看此人如此诚心,就正式将倭国纳入了属国之内,此后数年,两国关系逐渐密切,足利义满向朱棣称臣纳贡,让朱棣对其颇为满意。
只可惜这个蜜月期到了足利义满去世,正式宣告结束,其子足利义持上位之后,就一直在剔除足利义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