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质量问题,责任由我承担。但如果因循守旧造成延误和返工,您也得负责。”
\n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下来。监理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n
技术组长适时补充:“我们不是推翻流程,而是用数据重排优先级。所有工序仍符合验收标准,只是执行顺序变了。系统已生成新的安全交底文件,每一步都有记录可追溯。”
\n
沉默持续了将近三分钟。
\n
最终,监理点了点头:“试六小时。如果监测数据异常,立刻停工。”
\n
“明白。”陈帆立即下令,“通知施工队,b区东段准备浇筑,c区钢筋班组转至南侧支模,d区暂停作业。”
\n
指令发出后,系统自动生成电子工单,推送到各班组长手机端。人员调配模块同步运行,根据工人技能等级和当前位置重新规划动线,避免交叉冲突。两名原本拒绝上岗的班组长在看到新任务附带的安全说明和补偿方案后,陆续回复“收到”。
\n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n
五点十七分,第一辆混凝土罐车穿过雨幕驶入工地大门。车载gps信号接入系统,自动校准卸料位置。泵车就位,振捣棒启动,监控画面中,灰白色的浆料缓缓注入模板。
\n
主控屏上的进度条开始移动。原本停滞的“地基浇筑”节点由红转黄,再逐渐变绿。系统日志更新:**动态调度生效,预计抢回工期72小时,综合成本下降12%**。
\n
监理站在一旁,全程没再说话。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纸质进度表,上面密密麻麻的手写批注和划改痕迹,在此刻显得格外沉重。他慢慢把它折起来,塞进工作包。
\n
六点零三分,技术组长轻声汇报:“b区东段完成初浇,温度与坍落度检测合格,无冷缝迹象。”
\n
陈帆松了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