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个穿灰蓝工装的男人大步走进来,袖口沾着粉笔灰,手里攥着一张打印到一半的进度表。他是项目监理,姓李,五十出头,在业内干了三十年,一向以守规矩著称。
\n
“你们疯了?”他把表格拍在操作台上,“让工人先做二层梁柱?地基还没合拢就往上起结构?这是要塌楼还是想进监狱?”
\n
陈帆转过身,语气平稳:“我们没动主体结构,只是调整了局部浇筑顺序。b区东段已完成垫层和防水,具备初凝条件,可以先行封闭。”
\n
“那也不行!”监理声音提高,“《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第七条明确规定,基础工程必须连续作业,不得跳跃式施工。你们这是拿安全当儿戏!”
\n
主控室里一片安静。技术人员停下手里的活,目光来回在两人之间游移。
\n
陈帆没争辩,而是调出全息投影。地下结构层缓缓浮现,不同颜色代表当前各区域的水压、土层稳定性和钢筋密度。一条蓝色曲线沿着预定浇筑路径延伸,到中途突然断裂,旁边跳出警告:**预计两小时内形成积水坑,混凝土入模质量无法保证**。
\n
他又切到另一组数据——来自现场十二个监测点的实时反馈,显示b区西段地下水流动速度比设计标准快2.3倍,若按原计划施工,极可能造成夹渣和强度不足。
\n
“您说得对,规范不能破。”陈帆指着投影,“但我们面对的不是标准情况。雨量超预期,排水系统负荷已达极限。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按图纸浇,三天后拆掉重做;要么跳开高危区,保住整体工期。”
\n
监理盯着屏幕,眉头锁死。他知道眼前这些数据不是编的,可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他,任何偏离流程的操作都可能埋下隐患。
\n
“你们算得再准,也是机器在算。”他声音低了些,“出了事,谁签字?谁担责?”
\n
“我签。”陈帆看着他,“如果因为坚持错误顺序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