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将清洗后的完整数据流导入核心模块。每一笔交易背后的行为逻辑、情绪判断依据、外部信息干扰源都被重新封装,形成一条可追溯的认知链。当最后一帧数据通过验证,生物识别系统开始生成唯一指纹。扫描仪从陈帆的虹膜、指尖血管分布到语音频谱采集特征值,叠加时间戳加密,最终合成一段不可逆的数字签名。
\n
“确认封存?”系统弹出提示。
\n
陈帆按下手掌。
\n
进度条推进至百分之百,界面刷新:“互联网战役数据已永久归档。访问权限:仅限一级管理员调阅,删除操作无效。”
\n
房间安静下来。
\n
服务器阵列运转声低而稳定,冷却液在管道中缓缓流动,颜色恢复淡蓝。主屏左侧显示战役复盘图谱,右侧则是全球市场实时热力图。东南亚区域仍呈橙色预警,但波动率已趋于平稳,未触发任何策略响应。
\n
李航靠在操作台边,目光停留在刚生成的归档编号上——inf-2000-04-15,代表这场始于四月十五日的布局正式画上**。
\n
“我们最早讨论这个方向,是在哪一年?”他忽然问。
\n
“1999年秋天。”周婷回答,“当时你还说,这些公司连营收模型都没有,凭什么值几十亿市值。”
\n
“我说过更狠的。”李航笑了笑,“我说它们烧的是空气,还收门票。”
\n
陈帆没笑。他调出系统最初构建的评估框架,那是用access数据库手工录入的第一版企业分析表,字段只有名称、市盈率、现金流、技术壁垒四项。当年填满这张表花了整整两周,而现在,同样的信息抓取只需四十七秒。
\n
“那时候我们以为是在赌趋势。”他说,“后来才发现,是在验证人性。”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