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就在陈海带领的调查组紧锣密鼓地开始梳理从惠龙等公司调取的海量账目和文件时,一场更为凶险、却在普通人视野之外的较量,在更高的层面激烈展开。
\n
京州,乃至汉东省,表面上似乎因为省委调查组的成立而暂时恢复了某种秩序,但在水面之下,暗流因为调查的深入而变得更加汹涌。以秦家、李家为首的几家势力,在初步试探并确认了沙瑞金的强硬态度以及姜家的坚决支持后,迅速调整了策略。
\n
他们不再仅仅依赖于通过官方渠道施压或私下里的威胁恐吓,而是启动了一套更为娴熟和隐蔽的组合拳。很快,在一些特定的小圈子和非公开的场合,开始流传出一些经过精心包装的“消息”和“担忧”。
\n
这些声音巧妙地避开了光明峰项目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而是将矛头指向了沙瑞金在汉东的“粗暴执政风格”。他们指使控制下的媒体开始发表一些看似客观中立的评论文章,标题诸如《汉东营商环境骤变,企业家人心惶惶》、《是刮骨疗毒还是运动式执法?——论法治框架下的经济监管》等。
\n
文章内容看似在探讨宏观政策,实则字里行间暗示沙瑞金为了个人政绩,不顾经济发展大局,滥用调查手段,制造恐慌气氛,导致汉东省投资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同时,一些原本就与惠龙、鼎盛等公司利益捆绑较深的地方商会、行业协会负责人,也开始“自发地”向省委、省政府甚至更高层递交情况反映,措辞恳切地表达对当前“过度调查”可能引发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的“深切忧虑”。
\n
李达康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暗流,并且乐于在其中推波助澜。他在接待一些企业家代表和商会负责人时,看似无意地叹息:“省委有省委的考虑,要理解。只是这调查一来,很多正常的商业活动都受到了影响,连带着我们市政府的一些重点项目也推进缓慢了。宁方远省长主抓经济,最近也是焦头烂额啊。”
\n
他试图将一部分火引向宁方远,暗示省政府的经济发展工作也受到了调查的严重干扰。然而,秦家、李家那些在京城运作的核心人物,个个都是人精。他们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