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美国,一位美国朋友陪他去富人区观光。看着那些千姿百态的房子和庭院,个个幽雅、宁静、舒适,恍若人间天堂。冯先生问身边的美国朋友:“你们看见富人们住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里,会不会嫉妒?”这位美国人惊讶地看着他说:“嫉妒他们?为什么?他们能住在这里,说明他们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如果将来我也遇到好机会,我会比他们住得还好!”这是一个标准的“老美”式答案,美国人很看重机会。后来冯先生去日本,日本朋友也热情地陪他去看富人区。冯先生又问日本朋友同样的问题,这位日本人想了想,回答道:“不会的,如果一个日本人见到别人比自己强,通常会主动接近,以便把他的长处学到手,再设法超过他。”日本人真厉害!回国后,他将同样一个问题问一位南方人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何止嫉妒?恨不得把那小子宰了!”
也可能是文化差异的缘故,相同的嫉妒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再看一例:
一家外资企业,由于经营业绩较好,老板决定为员工加工资,增额为一百元。但是老板对增资又有一个规定,并非每一个员工都增资,只从每一个小组当中推举出一名。到底谁能增资,由各个小组自己决定。各组的名额很快就报上来了。日本组推选来的是一位技术娴熟资格较老的员工;越南组报上来的是一位工资最少的员工,老板看了很满意;再看韩国报上来的是一位谁都不得罪表现平平的员工,老板也不很在意,既然是各个小组自行决定,所以就尊重大家的意见。这位老板很想知道中国员工小组推举的是什么样的人,可是迟迟不见名单报上来,老板只好亲自去了解情况。跑去一看,才发现他们正为这一百元吵得不可开交,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的技术好,都比别人棒,都不肯让出这一百元。最终他们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要求老板给他们每个人增加一百元。老板一生气取消了给中国员工组增加工资。
对待嫉妒,要有好的心态和正确的应对方法。如果面对的嫉妒是恶意的中伤,最容易做出的也是最下策的反应就是反唇相讥。因为这样,你会因为别人的无聊,而使自己也变得无聊,中了别人的圈套。智者的做法是:“我不如你,这是现实,但是,我可以努力,增强自己的知识和本领,在不久的将来超过你。”
人人都有嫉妒之心,但并非任何人都会被嫉妒所伤,只有那些虚荣心极强、心胸狭窄和贪婪的人,有一定位子又唯恐下级超过自己的人,思想偏执、“夜郎自大”的人,好胜心过盛却存有不良动机的人……只有这些过于嫉妒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