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的心态来对待嫉妒
何谓嫉妒?嫉妒就是害“红眼病”,就是当一个人发现其他人在某些方面(如金钱、才能、地位、名誉甚至爱情)比自己强时,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感受,如难受、不舒服、烦恼、痛苦、怨恨,从而竭力想超过他人甚至破坏他人的心理状态。
嫉妒是人类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一种微妙的情感,强烈而又隐蔽,即使你不愿意承认,它也会时不时地表现出来,但这并不见得是件坏事。心存适当的嫉妒,是不甘示弱的表现,可以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也可成为超越别人的推力。
比如看见别人在某一个领域获了大奖,或在技术上比自己高出一筹,或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就会既羡慕又不服气,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或超过他。有这样的嫉妒心,对于自己和社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不要太计较别人的嫉妒。虽然只是嫉妒的一个表现,但如果由嫉妒而去诋毁和阻拦别人,抱着自己达不到别人也休想达到的想法,这样的嫉妒就有点可怕了。这种的嫉妒就成了灾难的根源。三国时的周瑜就是一个例子。他嫉妒诸葛亮的智谋,三番五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每逃离一次嫉妒的迫害,就使周瑜的嫉妒增加一分,周瑜最终也因为嫉妒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成语“二桃杀三士”,讲的是皇帝将两个桃子赐予三个大臣,三个人都想把桃子据为己有,互不相让,于是决定以决斗定胜负,最后,三人都死了。
人们通常以为,嫉妒是女人的专利,其实不然,男人同样是嫉妒的受害者。女人容易嫉妒,但女人也容易消除嫉妒,并且当女人嫉妒的对象遭到厄运时,女人会转而同情他;男人的嫉妒则像不断蔓延的毒藤,甚至会使他们失去理智,以报复来平衡自己被扭曲的心。
那么,我们会嫉妒什么样的人呢?亚里士多德有这样一段非常直白的说明——我们嫉妒那些在时间、空间、年龄或声望方面接近我们的人,也嫉妒与我们竞争的对手。我们不会嫉妒那些生活在一百年以前的人、那些未出生的人、那些死人、那些在我们或他人看来远低于或高于我们的人。我们恰恰嫉妒那些和我们有相同奋斗目标的人。
我们嫉妒别人,也会被别人嫉妒。别人的嫉妒从反面证明了自己优秀和卓越。不要被嫉妒打倒,如果别人的嫉妒就能把你打倒,这说明你虽然可能是优秀的,却不是最优秀的,尤其是在意志上。
冯骥才写过一篇关于富人区的故事,提到了不同人的嫉妒心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