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四月的春风拂过红星轧钢厂,却吹不散"三产"公司里弥漫的紧张气氛。当林凡在管理层会议上宣布要投入巨资研发新型建筑钢材时,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n
“林经理,"财务科长老王第一个打破沉默,推了推眼镜,”按照您这个方案,首期投入就要二十万,这相当于公司去年利润的一半啊!"
\n
生产科长也忧心忡忡:"咱们现有的业务刚走上正轨,突然抽调最优秀的技术工人去搞研发,万一影响了正常生产..."
\n
"没有万一。"林凡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现在南方市场对新型建材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n
他环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但请大家想想,如果我们总是跟在别人后面,永远只能吃别人剩下的。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n
会议结束后,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林凡亲自担任组长,把公司最好的八级钳工王师傅、最有经验的冶炼工老李,以及几个刚从技校毕业但肯钻研的年轻人都调了过来。研发基地设在一个废弃的机修车间,这里很快就被各种实验设备填满。
\n
资金像流水一样花出去。第一批特种合金原料就花了三万,新添置的检测仪器又是五万,还请来了北钢退休的总工程师当顾问,光是咨询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财务科长老王每次见到林凡,都要把账本翻得哗哗响:“林经理,这个月又超支了..."
\n
更让林凡头疼的是,研发进展极其不顺。第一次小炉试验,钢材强度达标了,但韧性不够,轻轻一弯就断。第二次调整了配方,韧性上去了,成本却高得吓人。第三次试验更是惨败,整炉钢水都报废了。
\n
这天深夜,林凡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四合院。阎阜贵正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