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当年沈清的事好不容易平息,怎么又出这种事?”
\n
林砚仔细观察着墙上的字迹,发现字迹还未完全干透,应该是昨晚留下的。她又绕着展览馆走了一圈,注意到展览馆后门的锁有被撬动过的痕迹。难道是有人故意为之,模仿当年的“夺命飘写”制造恐慌?
\n
她找到学校的负责人,负责人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姓王。王主任满脸愁容:“林记者,这事要是传出去,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啊。我们已经安排人清理字迹了,也加强了安保。”
\n
“王主任,这事不能简单地清理和加强安保就完事。”林砚严肃地说,“当年‘夺命飘写’的背后藏着沈清的冤屈,这次的飘写说不定也有隐情。我希望学校能配合我调查,找出真相。”
\n
王主任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我们会配合你。但你一定要尽快查明真相,别让事情闹大。”
\n
林砚首先调取了展览馆周边的监控录像。昨晚凌晨两点左右,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人影出现在展览馆后门,用工具撬开了门锁,进入展览馆后不久,又从后门出来,在西侧墙壁上写下了红色字迹,然后迅速消失在夜色中。由于光线昏暗,监控录像无法看清此人的面容。
\n
她又询问了昨晚值班的保安。保安说,昨晚他在巡逻时,曾听到展览馆内有轻微的响动,但以为是风吹动展品发出的声音,就没在意。现在想来,那响动很可能就是撬锁的声音。
\n
林砚回到报社,开始梳理线索。模仿“夺命飘写”制造恐慌,凶手的目的是什么?是单纯的恶作剧,还是与当年的事件有关,想掩盖什么秘密,或者是有新的冤屈需要伸张?
\n
她想起当年沈清的日记里提到,***在学校里很有威望,会不会还有其他受害者?或者,***当年还有同伙,如今想为他报仇,故意制造事端?
\n
为了找到更多线索,林砚决定再次走访当年了解沈清事件的人。她首先想到了苏晓。苏晓毕业后留在了本地,成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