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明白这种巨大压力的存在,将会阻碍他实施改革,如果不设法摆脱这种环境,即使他加倍努力也将事倍功半,所以他才突然决定迁都,远离保守派的基地而另行建设一个政治中心。
\n
拓跋宏担心群臣不愿意迁都,所以在朝廷上对群臣声言要大举攻伐南齐,实际上是在为迁都谋划。
\n
他在明堂左边的偏室斋戒,斋戒完毕之后,在明堂召众臣前来商议南伐事宜,他让太常卿王谌(主要负责宗庙祭祀和文化教育)当众占卜,王谌占卜得出一支“革”卦。
\n
皇帝说:“太常卿王谌占卜遇革卦,乃汤、武革命之意。商汤伐夏,周武王伐商,均为改朝换代之征伐,革前朝之命,应乎天而顺乎人,大吉焉!我大魏理应出兵征讨南齐,此乃大吉大利之卦象!”群臣沉默不语,都不敢说话。
\n
气氛颇为尴尬,此时只有拓跋宏的堂叔、尚书、任城王拓跋澄敢站出来说:“陛下累世盛德,辉光相承,帝有中土;今出师以征未臣服之国土,而得汤、武革命之卦象,未为全吉也。”
\n
任城王拓跋澄的言下之意是:商汤、周武王他们那时占卜而得到革卦是吉利的。商汤征讨残暴的夏桀,周武王征讨荒淫无道的殷纣,他们是顺应天意民心,因此可以称之为“革命”。而陛下如今拥有天下,累世有德,世代相继,天下升平昌盛。而现在陛下占卜得到革卦,可以说去讨伐不顺服的逆贼,但不能说是革命。革卦不是已经统治天下之人的卦象,不能说完全是吉利的。现在陛下富有四海,百姓安居乐业,此时出兵征伐南方怎么能与商汤与周武王作类比,说是大吉大利呢?
\n
帝厉声说:“《易经》繇辞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大人虎变的意思是:大人物在变革时代中的变化如同老虎身上的花纹一样鲜艳夺目,变化无常,他的行动也像老虎那样勇猛、刚强、迅速、有号召力。
\n
拓跋澄是拓跋云的长子,袭父亲的爵位为任城王。他与皇帝年纪相当,辈分却比皇帝高一辈,皇帝应称他为叔父,故敢顶撞皇帝。
\n
拓跋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