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辆,填塞街陌。
\n
白曜抚膺而叹:“噫!鄙人竟不知石经之重若此!”
\n
劝学里周围还有大觉寺、三宝寺、宁远寺、承光寺四座寺庙。他们仨顺路都一一去参观了一遍。
\n
每座寺庙的周围都有果园包围,出产珍奇的水果,有大谷梨和承光柰。
\n
杨衒之拊掌而叹:“吾尝闻耆老者言,报德寺产大谷梨,俗谓‘含消梨’。其汁若琼浆,其味胜甘露。至大者重可十斤,坠地辄化水,诚异事也!”
\n
白曜倾身问:“杨公曾尝此梨否?”
\n
杨衒之摇首:“未得亲尝,某亦道听途说耳。然以理度之,其肉必酥脆,触地即碎,入口即化。”
\n
白曜不觉咽津,拊髀叹曰:“若得此梨,虽千金亦愿易之!”
\n
当时承光寺也多果树,其中的柰味道最美,人们便将二者并称,“报德之梨,承光之柰”皆为京师之冠。
\n
然后杨衒之介绍了京师的建寺历史:报德寺开了在外郭城建寺之风。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曾有规定:城内唯拟建永宁寺等极少数大寺,外郭城内亦拟严格控制新建寺宇。当然,这一规定过于严苛,孝文帝本人也未能完全遵守,他在迁都后便在外郭城南建有报德寺。其后宣武帝在景明年间(500~503年)再次重申‘城内不造立浮图、僧尼寺舍’。但这条禁令从未被严格执行,城内先后建造了瑶光寺、胡统寺等皇室所建佛寺,以及如建中寺、长秋寺、昭仪尼寺、景乐寺、愿会寺等由权力顶端和拥有相当财富的贵胄、宦官所建佛寺。
\n
孝文帝的四弟元羽和七弟元详都在报德寺之东建了寺庙。报德寺往东,广陵王元羽建造了龙华寺;龙华寺再往东,北海王元详建造了追圣寺,两寺并在报德寺的东面。两寺僧房的数量以及举行佛教法会的数量都与秦太上公寺相当。
\n
胡孝世拱手问:“彭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