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成了灰烬,庙塔变成空地;墙头上爬满蒿艾,街巷里遍布荒草。野兽在荒废的阶石上打洞,山鸟在院子里的树上做巢。岁月巨变,沧海桑田,谁能在大浪淘沙过后岿然不动?原来的泱泱城民,不是死了,就是散了。
\n
他们骑马走在洛阳城的中轴线,那条有九条车轨的宽阔御道铜驼大街上,旧时其上飞驰着王公贵族们的昂贵马车,而现在只有放牧的儿童在闲逛,还有不时往来耕种的农夫村老。耄耋之年还依然劳作不息的老农人,在旧日皇宫门前的双阙下开荒,播种黍子。
\n
一只野狐从断垣后面窜出,在马的面前一窜而过,惊得白曜的坐骑奋起前蹄,腾空而立,不停地嘶鸣。杨衒之迅速出手,帮忙拉住马的辔头:“勿惧,此畜惊矣。”
\n
他们沿着铜驼大街来到坍塌的宫城正南门(阊阖门)前——那里曾是百官朝觐的必经之地,此刻却像被巨兽啃噬剩下的骸骨,碎砖间竟长出半人高的蓟草。
\n
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前,有个佝偻老农正在用锄头翻土,腰间麻绳系着的铜爵在暮色中泛着幽光。那分明是禁军虎贲的制式酒器!
\n
“老丈!”杨衒之踉跄着奔过去,靴子陷在松软的泥土里,“此……此乃……”
\n
老农浑浊的眼珠转动着,露出残缺的黄牙:“官人可识得此物乎?老朽自北邙山冢间得之,前日吾亦掘出一柄玉具环首刀。”说着,用豁口的锄头敲了敲土块,“叮”的一声,半截鎏金门环应声而出。
\n
老农说:“官人,观此土色,甚杂,或可复得珍器!”翻起的黑土里混杂着朱砂、青灰与琉璃碎末。
\n
“此间即故皇宫之阊阖门也。”杨衒之蹲下身抓了把泥土仔细分辨,细碎的金箔在指缝间闪烁——这是西域使节进贡的金丝毯,可惜已经在土层里烂成了齑粉。
\n
杨衒之的思绪飞回到永熙三年(534年)。随着丞相高欢一声令下,生活在洛阳的人都要迁往邺城。广大市民、朝廷官员、皇室成员和僧侣,都要一同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