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栗子还卡在键盘缝里,陆修盯着那截露出来的栗仁,像块被卡住的退稿信。
\n
他没动它,也没动鼠标。文档还开着,光标在最后一行闪,像是在等他把“献给父亲陆超”这句话删掉。
\n
手机震了。
\n
邮件提示音一连串蹦出来,不是王青,不是张瑶,也不是咖啡馆老板娘。是七个不同的编辑部,七封退稿信,标题整齐划一:《关于您投稿〈灰线〉的审稿意见》。
\n
他点开第一封。
\n
“现实质感强烈,但整体氛围过于压抑,建议增加希望元素。”
\n
第二封:“主角长期失业、父子关系疏离、城市边缘人生存困境……这些题材有社会价值,但读者需要光,不只是影。”
\n
第三封直接写:“太灰了,像阴雨天穿湿袜子走路,建议调整叙事基调。”
\n
他一条条往下翻,手指滑得越来越快,最后停在第七封。
\n
这封没走系统模板,是手写的扫描件。
\n
字迹潦草,但看得出用力很深:“你写的是生活,可读者要的是‘像生活’的生活。他们想看挣扎,但得看见挣扎后的光;想看穷,但得信穷能翻身。你这稿子,连翻身的床都没有。”
\n
陆修把手机扣在桌上。
\n
他打开文档,找到自己刚写完的章节标题:《灰线》。
\n
不是小说名,是生活本身。他写自己失业三年,写父亲扛水泥,写凌晨三点的键盘声,写泡面汤里浮着的油花像极了前半生的泡沫。他没编,只是把日子一页页撕下来,贴进文档。
\n
可现在,七家平台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