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赔偿花的钱,说不定很快就能赚回来!”老吴推了推老花镜,嘴角也难得扬起来,手里的游标卡尺轻轻敲了敲桌面:“要是能进农村,我们的产品得调整调整,农村的环境跟城市不一样。”
\n
大家围着林舟,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之前因为质量危机笼罩的压抑感,好像被这个消息彻底吹散了。林舟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暖暖的——这就是他的团队,再难的时候没散,一有希望就立刻充满干劲。
\n
可这份兴奋没持续多久,就被一份邮件浇了点冷水。第二天早上,林舟打开科技局发来的竞标企业名单,目光扫到第二行时,手指猛地顿住了——“启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后面跟着的法人名字,赫然是张总监。
\n
张总监,就是之前授意小李拿回扣、选劣质密封圈的采购总监。质量危机后,张总监怕被追责,没等林舟处理就主动辞了职,没想到才过了一个月,他居然自己开了公司,还盯上了同一个项目。更让林舟心沉的是,名单里还有两家上市公司——“云帆智能”和“聚力家居”,这两家企业在智能家居领域深耕了五年,产品线全,资金雄厚,光是研发团队就有上百人,跟他们比,绿氧智能就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n
“林总,名单我看了。”小王端着一杯热咖啡走进办公室,脸上的兴奋劲儿没了,语气里带着担忧,“张总监的公司就不说了,那两家上市公司,我们能赢吗?他们的产品广告都打到乡镇电视台了。”
\n
林舟接过咖啡,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却没觉得暖。他把名单推到小王面前,指着“云帆智能”和“聚力家居”的名字:“你去查一下这两家的农村市场布局,特别是智能花盆相关的产品,看看他们的价格和售后。”
\n
小王点点头,转身快步走了出去。林舟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他知道,这次竞标不好打。张总监熟悉绿氧的产品,说不定会针对性地模仿;上市公司有钱有资源,方案肯定做得光鲜亮丽。可他不能放弃,这个项目是公司走出质量危机、打开新市场的关键,一旦错过,再想找到这样的机会就难了。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