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头,现在咱们扛不起,也没必要扛。咱们是‘盛影传媒’,是靠手艺和市场吃饭的。父辈是技术工人不丢人,咱们的手艺就是最好的‘血统’。等咱们干出名堂,用真刀真枪的成绩说话,比什么名头都强。”
\n
他嘴上这么说,但心里明白,这“名号之争”背后,是资源、话语权和未来道路的划分。
\n
他们这群“技术工人后代”的崛起,无疑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和固有的阶层观念。
\n
……
\n
外面的风言风语,暂时影响不到王盛他们的既定步伐。
\n
广告播出带早已通过北影录音录像公司广告部刘主任的关系,送到了京城电视台文艺频道广告部的审片员手中。
\n
正如王盛所预料的,1996年的广告审核环境远不如后世严苛。
\n
市场上各种保健品、药品广告语出惊人,画面尺度接近‘人造人’的不说比比皆是,但在一些地方台,无法无天。
\n
相比之下,他们这支广告片虽然有一个亲吻镜头,但在唯美的光影和头纱的朦胧衬托下,显得含蓄而浪漫,充满了“艺术感”而非“色情感”。
\n
审片员大概扫了一遍,没发现什么违规内容,流程单上签个字,就算通过了。
\n
排期很快就定了下来,就在4月16日,星期二晚上,《午夜影院》的贴片广告时段。
\n
广告片亮相荧幕的前一天。
\n
王盛给李晓冉的传呼机发了条信息,由于技术限制,单条信息只能发二十个字:李小姐广告在明晚文艺频道午夜影院栏目播出
\n
他也不知道李晓冉会不会看,只是出于合作关系,应该要通知一声……\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