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他像个勤快的探路人,把材料厂的各项业务流程摸得门儿清,对材料价格、成本消耗和管理费用这些关键信息,都了解得特别透彻,好像在心里画了一张精确的地图,对厂里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
\n
在计划财务工作这块,林秋水像个有创意的艺术家,总能想出些新点子,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事儿。特别是他每月召开的财务分析会,更是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他巧妙地把财务工作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让数据和产品对上号,用大白话,结合日常实际工作,让枯燥的数据”开口说话”,通过精准的分析来找企业运营中的问题。他讲解时的比喻特别生动,把难懂的数字,像说书似的讲得明明白白,让那些对财务知识不太懂的人一听就明白,而且听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大家在他的讲解下,好像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趣味的天地,被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财务知识的奇妙世界里。
\n
”咱们上个月的滤嘴棒成本上涨了一个百分点,”林秋水站在会议室的黑板前,手里拿着粉笔,声音清晰有力,”不是材料涨价,也不是设备出问题,是材料损耗率提高了。每生产一万支滤嘴棒,多浪费了一百支。这一百支,就是咱们的身体在流血、利润在流失啊。”
\n
他转身在黑板上画了条曲线:”看,这是损耗率的变化趋势。从月初的百分之零点五,到月底的百分之一点二。经过我的调查询问,问题就出在中班与夜班操作的交接上。中班的工人下班时停掉了机器,夜班来时再重新开机,这就造成了材料损耗的增加。”
\n
科室和车间主任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低头记笔记,有人若有所思。他们从来没想过,财务数据能这么准地指出生产问题。
\n
”这不光是财务指标的事,是全厂的事。”林秋水语气坚定,”每一支滤嘴棒,都是钱。不能让它白白流走。我建议,中班和夜班交接不停机,这样就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n
听到林秋水的分析和建议,大家不由得鼓掌叫好,人家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n
秦主任这人处事活络,待人热情洋溢,见谁都能聊上几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