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是愤怒的喊声,看到的是乱糟糟的场面。太平市的名声,像被戳破的气球,一下子瘪了下去。
\n
“不能再拖了。”市委常委会上,市委张海峰书记语气沉重,“塑料厂的问题,必须解决。和平市长,你亲自过问一下吧,各部门都要全力配合,这涉及到我们太平市安定团结的大局,涉及到能否招商引资的大事。”
\n
市长李和平当场表态:“按照张书记的指示,我一定全力以赴,尽快解决,绝不能让塑料厂的事情拖全市的后腿。”
\n
兼并,成了唯一的出路。
\n
那会儿的太平市,纺织企业和医药行业是市里的两大龙头。有人提议让纺织企业接手,可十几家国有纺织企业都在忙着改制,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条新路和生路。可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像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残酷得很。纺织企业自己又一堆问题,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职工众多、管理混乱……这么多问题凑一块儿,好多职工都下了岗,没了工作。企业也连年亏损,账上的数字像一个个沉重的包袱,压得企业喘不过气。自己都顾不过来,这些纺织企业哪还有力气兼并塑料厂?简直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n
又有人提议让药厂来接管,太平市的十几家药厂效益不错,有能力办这事。可领导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药厂那股味儿,十里地外都闻得见。上级领导来视察,还没进市委市政府的门就捂鼻子,这像什么话?太影响全市形象了!”
\n
方案一个个被否决,市领导们急得团团转。
\n
就在这时候,市里碰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南方的螳螂集团想在北方建厂。
\n
螳螂集团是国内冰箱行业的大佬,牌子响,技术先进。要是能引来太平,不光能带来大笔投资,还能拉动上下游产业链,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这对正在转型的太平市来说,简直是场及时雨。
\n
主管工业的王学兵副市长,为这事儿费尽了心血。他知道,这不光是城市发展的机会,更是他个人前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