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道:“县伯英明!若是您能全额承担,那津源扩军的最大难处便迎刃而解!只是……兵源的问题,还需细细谋划。”
“哦?你有什么主意?”林川问道。
沈砚答道:“回县伯,津源今年接收了近两千名流民,其中青壮就有八百多人。这些人流离失所,若是能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安稳营生,定会拼死效力。另外,工坊建成后,会有不少农户在工坊务工,其中身强力壮的,也能从中挑选。咱们可以立下规矩:入队者,每月除饷银外,工坊还优先录用其家眷。这样一来,不仅能招到兵,还能留住人!”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上次西梁军攻城时,那些自发登城防守的青壮,有不少是猎户、樵夫,身手矫健、胆气过人,下官已经着人登记了名册,只要许以饷银,他们肯定愿意加入。这几股力量凑在一起,定能招满名额。”
林川闻,笑着点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流民中的青壮,由你亲自筛选,务必挑那些身家清白、无不良记录的;工坊和守城青壮的招募,由铁林谷派人与你配合。另外,我会从青州卫调两百老兵过去,协助训练队伍。”
沈砚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振奋道:“下官遵令!”
林川点点头:“不过有一点:这支队伍的身份……”
“县伯放宽心。”沈砚抱拳道,“这支队伍,对外可称津源军,为县府加强边境防御,扩充县域乡勇的举措,一切都会按朝廷规制走流程,谁也挑不出什么不是。”
他知道,这不仅是津源的机会,更是他报答林川信任的时刻。
“好。”林川笑起来,“那这些事,就靠你了。”
“县伯客气。都是下官的分内之事。”
几句话,搞定了在津源县建立工坊和筹建新军的事情。
沈砚心满意足。
对林川来说,更是有意外之喜。
借着津源的规制和沈砚的配合,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一支新队伍纳入掌控。既避开了镇北王的眼线,又给青州多了一道坚实屏障,这可比单纯建几座工坊,收获要大得多。
第二日,负责募兵和建设工坊的人手就被派去了津源县。
与此同时。
青州技术学院也开始了第二轮紧锣密鼓的教习招募工作。
所有的教习,都来自于铁林谷的各个工坊。
告示上明确写着:月俸二两、管吃管住、教授技艺者另有津贴。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