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1.悬壶三百年,针透古今谜
\n
青石板路被晨露浸得发亮,巷口“济世堂”的木质牌匾在朝阳下泛着温润的光,牌匾边角刻着的“道光廿三年立”字样虽已模糊,却透着三百年的光阴沉淀。猫主推开雕花木门时,门轴发出“呀”的一声轻响,像是老伙计熟稔的问候。堂内飘着淡淡的艾草与当归混合的香气,靠墙的博古架上整齐码着百余个青瓷药罐,每个罐口贴着泛黄的棉纸,上面是猫主父亲手书的药名,字迹遒劲,带着中医人特有的严谨。
\n
“猫医,您可来啦!”柜台后的学徒小林早已将银针盒摆好,那是个梨花木制成的长匣,里面分三层码着不同规格的银针,最短的仅半寸,最长的足有三寸,针尖在晨光下泛着极淡的银光。猫主点点头,指尖抚过银针盒边缘——这匣子是他祖父传下来的,上面刻着细密的云纹,摸上去已有了包浆。他坐下时,腰间的铜铃轻轻晃了晃,那是去年救治一位苗疆老蛊师时,对方赠予的信物,据说能驱邪避秽。
\n
“今日第一位病患是城西的张老汉,咳了三个月了,西医说是慢性支气管炎,药吃了不少,不见好。”小林抱着牛皮纸病历夹疾步而入,额角还沾着未擦净的晨露。病历册摊开时,泛黄的宣纸上跃动着淡墨勾勒的肺部经络图,那些蜿蜒的线条间,还零星标注着猫主上月新教的子午流注口诀。
\n
猫主枯瘦的手指抚过纸面,指腹摩挲着“凌晨三点咳甚”几个力透纸背的小楷,突然停在了某处——记录栏里歪歪扭扭画着个形似茶壶的符号,那是小林特意标注的张老汉夜间咳醒时总要灌下一大壶凉茶的习惯。“寅时属肺,看来是肺经淤堵。”他沉吟着将铜边老花镜推上眉骨,黄铜烟杆在青石镇纸边轻叩出笃笃声响,“得用透天凉手法,针肺俞、太渊两穴。”
\n
晨雾未散时,窗外槐树梢头已热闹起来。几只画眉扑棱着赭色羽翼,为争夺朝阳栖枝叽叽喳喳,尾羽在枝叶间扫落细碎露珠,在青砖地上敲出清脆的节拍。斜射的晨光如金丝般穿透薄雾,掠过猫主案头摊开的《灵枢》,泛黄的书页上,“营气之道,内谷为宝”的字迹被镀上金边。墨香混着案头新采的艾草气息,在光影交错中氤氲流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