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饙麦。太延五年(439年)皇魏灭北凉后,徙其宗室百姓共十万户至代地,饙麦隨之而来。此物一亩地可收近四石,每石可以磨出来近八斗面。”
“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乐起置身於金黄的粟浪之中,心情格外的好,然后便听到属下回报已经控制住村里,並没有发现可疑之处。
於是乐起才转头请老者带路进村。
村落並没有正式的大门,进村之后四下望去近是低矮破烂的民居,连一声鸡鸣犬吠都没有,唯有一个佛堂较为显眼。
明明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是村民看起来比怀荒柔玄还要贫困得多。
除此之外便是村落正中还有个小小的广场。
乐起牵著马步行,一眼就看到了广场上还有一个插著箭矢的草靶便隨口问道:
“敢问老丈,为何自称幢主?老丈难道不该是这里的三长么?”
所谓三长制,就是以五家良口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享受减免赋税微薄福利,同时承担基层管理、徵收税赋、徭役的重责。
也就是说,自县级以下,朝廷以三长管理基层。而平城曾经是国都,“三长”又被称为“三正”。
“不敢当將军垂询。”老者见乐起年轻但也没有露出丝毫的轻视,“我等並非良民,而是城人!”
-----------------
註:
饙麦。《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中称之为青稞麦。
但据考证,该条用语习惯同其他文本不相同,可能是书籍流传过程中其他人的附益。据推测,此物可能是现代所陈的皮燕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