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半年里,苏阳一直在忙碌状態中,也幸亏他的身体素质,在他孜孜不倦地利用原子掌控异能缓慢改造与適应中,已经强到非人类状態。不然铁打的身子也撑不住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方式。
没法,这个牛马,苏阳当定了。通用人工智慧对於奇点集团来说实在过於重要,毋庸置疑,绝对是苏阳理想中科技帝国最不可缺少的基石!
以至於在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后,苏阳把集团的琐事交给苏晴打理,而苏阳则一全身心投入到两大项目的研发中去。
哪两大项目?一个是与国家合作的“超高精度原子级製造装备”研发製造项目,这个项目中还包括了拓展项目:苏阳提出的“奇点碳替代硅基”应用探索项目与“易数逻辑”替代现有软体生態应用项目。
另一个自然是奇点科技集团,秘密推进的升级版“织梦者”通用人工智慧(ai)项目了。
“深空”实验室群內,依旧是恆定的冰凉与极致的寧静。
这里,是“织梦者”计划的心臟,每一次细微的进展都牵动著奇点科技乃至苏阳对ai硬体基石的全部野望。
继上次苏阳点石成金般解决了原子束源的初步聚焦和量子干涉测量的背景噪声问题后,汉斯·穆勒和莉娜·霍夫曼的团队虽然一度高歌猛进,但很快,新的、更为苛刻的瓶颈再次横亘在他们面前。
“织梦者”的核心部件之一,那台被寄予厚望的“超高精度可控原子束源”原型机,在追求0.005%能量弥散度的极限目標时,无论如何优化磁透镜阵列的参数,粒子束的末端能量分布总是像一个调皮的精灵,在0.02%附近顽固地跳动,难以再收束分毫。
而莉娜·霍夫曼负责的“量子干涉测量系统”,在尝试將单个碳原子的定位精度从0.01纳米向更深层次的0.00纳米推进时,那种源於量子世界本质的涨落如同无法逾越的天堑,主动抑制方案的稳定性也开始出现问题,数据曲线如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