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有些不好意思地匯报:“老板,我们……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案,但是按照现有的技术思路,很难达到您提出的那个性能指標。要么体积超標,要么成本过高,要么效果根本达不到。”
张伟也补充道:“老板。尤其是热量从v均热板导出到散热鰭片这个环节,以及热界面材料的导热效率,是目前最大的瓶颈。常规设计似乎已经到天板了。”
苏阳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他並没有急著给出答案,而是走到张伟的工作檯前,仔细看了看他绘製的几款结构设计草图。
这些草图都遵循了当前主流的设计思路,只是在细节上做了优化,比如鰭片的形状、密度,风扇的位置等等。
苏阳的目光在一张侧重轻量化设计的草图上停了下来。他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图中用於支撑v板和风扇的框架结构。
“张伟,”苏阳的声音很平静,却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感,“你设计的这个支撑结构,主要考虑的是强度和成本吧?”
张伟愣了一下,点点头:“是的,老板。用的標准铝合金型材,强度足够,加工也方便。”
苏阳微微摇头:“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换一种材料呢?比如……航空级的鈦镁合金,再结合仿生学的蜂窝状鏤空设计。你想想,强度能不能在保证的前提下,让重量大幅度减轻?同时,这种结构对气流的扰动会不会更小?”
张伟猛地一怔!鈦镁合金?仿生蜂窝结构?
这……这材料成本可不低!而且这种复杂结构加工起来难度也大增!但……如果真的这样做,强度確实可能更高,重量绝对能轻一大截!更重要的是,蜂窝结构天然就利於空气流通!
他脑中快速盘算了一下,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老板,您是说……用更高成本的材料和更复杂的工艺,去换取极致的轻量化和更优化的风道?!理论上可行!强度足够,重量至少能减30%!风阻也会小很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