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变现的一个有漏的国土,那在这个国土当中,《菩萨璎珞经》上说:身为一个生死凡夫,你开始是不识三宝、不知善恶的因果。
\n
我们回顾我们过去没有学佛之前身口意的相貌,我们的行为是受着妄想的引导。就是说我们的六根跟六尘产生接触、或者产生碰撞,碰撞的结果就产生一个妄想,就把妄想创造出来,这个妄想对我们的行为、身口,就产生引导的作用。诶,我跟这个人讲一句话,我突然间就打一个妄想,那这个妄想要我干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我突然间听到一个声音,我的耳朵跟这个声音一碰撞的时候,诶,我又打一个妄想,这个妄想要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就是怎么样呢?心随妄转。
\n
所以我们一个人生命没有因果道理的时候,我们是由这个妄想,或者说是一时的情绪,来引导我们的行为。那等到你学佛以后就不是了,你的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也产生妄想,但是你马上产生一种觉照的力量,就是因果觉照的力量出现,一个光明的智慧出现。
\n
所以你看一个人没有学佛跟有学佛差别在哪里?
\n
一个没有学佛的人,他生命的行为,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想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完全是由情绪来引导的。学佛以后,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他有一定的克制力,他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是怎么样呢?他是先有一个目标,由这个目标来要求自己的因地。
\n
所以我们刚开始学佛的第一个,就是相信善恶业果,相信善业决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所以依止这个因果的信心,我们发了菩提心,这个时候,刚开始学佛就是靠信心的支持,仰信三宝的力量。但是这个时候心还是动荡不安的,因为你只有信心,还没有目标,你对未来的人生没有目标。
\n
第二个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你想要在三宝中安住,那你就必须有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你的持戒。
\n
你看所有人持戒、所有人受戒,一定是发愿,以发愿得戒体,你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个持戒,我们刚开始是讲律仪戒,不是讲定共戒、道共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