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我不是说把所有赚钱的商铺收为国有,而是只把真香商会收为国有。”
\n
“黄大人,为何只针对这家商铺?他们违反国法了?”
\n
“这倒没有。之所以针对它,因为他是一家暴利型独断型商铺,不利于肥皂和蜡烛的广泛推广。”
\n
“黄大人,这就太没道理了。他只是一家商铺,并没有权力来制止别人生产,也没有通过各种手段打压同行。如果一个人没有违法,官府就能随便将其捉拿,那么,国家的信誉何在?天下百姓又会怎么看官府?我倒是认为,开办这家商铺的,是个人才,官府该想办法重用他,说不定他会给国家带来很大利益。”
\n
范明堂之所以站出来和黄于和唱反调,是因为他知道,那家商会的幕后老板,不但有御史大人的儿子,还有左相的儿子。
\n
那晚陈平众人在商议合伙事宜时,刘国柱提出,三位世子参与的事,不对外公开,只需跟各家家主说明即可。另外,在明面上,由三个年龄最小的文昌运、陈平、游有余三人出面,其他几位因马上面临入仕或参军,也不宜摆在明面上。其他人包括三位世子,都可以以朋友的身份经常去照看。
\n
所以,除了这几家人,大概只有这几家的心腹才大概清楚真香商会的合伙人还有自家公子。
\n
“我赞成范大人的建议。”
\n
游国史从座位上站起,冲国君拱手行礼:“国君,我听闻那开办真香商会的,是文大学士的新收弟子兼义子陈平。我那不成器的小子和文三儿都在给他帮忙。我认为,陈平这小子绝对是个不多见的人才。且不提有关圣人的定义,就凭他最近作的几首诗和做的事,就能说明此子虽年幼,但怀有一片赤子之心,体谅百姓,关心民生,忧国忧民。这等人才,却去捣鼓那些生意,实在是太屈才了,完全可以让他来治理一个县区。”
\n
“游大人,此言太过了,那陈平虽也有功,也听闻其有才,但毕竟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子,才刚刚断奶而已,如何能治理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