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这十来天的功夫,总盈利已经超六百两。其中,这两天生产的栀子花香味的真香牌香皂,就贡献了一百多两银子。
\n
这真把众人惊呆了。
\n
要知道,文大学士一年的俸禄,才五十多两银子。
\n
虽说官员们不靠俸禄吃饭,但这个收入已经非常骇人了。一年近两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
\n
刚刚才进入东启国大佬们眼中的陈平,紧接着就受到了上层们的重视。
\n
这一天,朝会时因无要事,有官员便上奏道:“禀国君,最近都城里新成立了一个真香商会,里面所售卖的真香牌香皂和火亮亮蜡烛供不应求。据说,短短十来天就赚了上千两白银,这都赶上一个富裕县全年上缴的税收了。臣建议,将真香商会收为国有,为我东启国的强大,添砖加瓦。”此人为礼部侍郎黄于和。
\n
文大学士坐在一个矮几后,看着那人,不动声色,一言不发。他心里却在想:平儿真是智慧不凡,早早就猜测到别人会红眼,便拉着多位背景深厚的人合伙。呵呵,国君的三个儿子,不,应该算六个,都和商会有关。真了解底细的,谁敢动他。纯属找死。
\n
此人禀告完,国君和朝中几位大佬均老神在在,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n
这时,又有一名官员出列:“禀国君,臣支持黄大人的建议。一旦将真香商会收为国有,长此以往,必然能大大充实国库。”此人为户部侍郎陈一郎。
\n
国君左右看看:“众卿,你们怎么看?”
\n
这时,从彭御史身后那排中走出一人站到中间对国家拱手鞠躬:“禀国君,我认为黄大人的意见不妥。按黄大人的说法,凡是赚到钱的,都收为国有,而赚不到钱的,自然也无法支撑,那么还有商家吗?是不是所有的酒楼粮铺等都要关闭。”此人是御史中丞范明堂。
\n
“范大人,你这是以偏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