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了。”
“吐谷浑道,虽近,但不符合暂时替换的目标。”
“回纥道,虽绕,但连接安西四镇,后勤补给都有保障。”
“效率虽是不及河西走廊这条生命线,但暂时应付没问题,淮南沿海一带的商品,可以将压力分摊给海上贸易。”
“江南造船厂已经云集了大唐所有的海上资源,还有数万水师可以护航,咱们就提前拉出来用。”
“朕预计,回纥道和海上贸易一起替换河西走廊,仍然无法弥补各种损失,但可以降到最低。”
“在此期间,早点打通河西走廊就行了。”
“诸位觉得如何?”
“对啊,咱们还可以走海上,怎么把这事忘了!”群臣哗然。
“江南造船厂的新造官船加上以前的,至少超三千了,三万水师虽然没有满配,但足以护航民间商船,且官营收入应该不低!”
“向东边的渤海国,还有各岛原住民倾销商品,能缓解回纥道绕路的一些压力!”
“陛下,微臣赞同!”
“微臣也赞同!”
“陛下之有理。”
“……”
很快,李凡的主意得到了大臣们的拥护,这是现阶段最能降低损失的一个办法了。
他站了起来,龙袍抖擞。
“好!”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
“传朕敕令,立刻减免一半出海赋税,鼓励商人出海经商,壮大海上丝绸之路。”
“令李元谅领衔的江南造船厂全面推动东海贸易,下辖水师负责海上护航,打击海盗,保护我大唐商船远行。”
“另外让漠南府常远出动一万五千名骑兵,对我大唐陆地商队进行护航,还有安西四镇也要派人,对流窜进来的吐蕃人进行打击,逮住一个杀一个。”
“从回纥一路到安西,所过之地,需建立一条安全的驿道。”
“凡敢对我大唐商队进行打劫的,一律按照入侵唐土处理,杀无赦!”
他掷地有声,连续用了两个杀字,用最强硬的方式回应吐蕃讹诈,保证商队的通行。
“是!”
“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群臣大喝,齐齐一拜,中气十足,人人皆有盛唐之骨气。
紧接着,李凡亲自写了一封军令,让左术带回河西都护府给郭昕,左诚,王隶。
三人是而今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