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出一道奏疏呈上,在簪缨阅看的同时,他解释道:
“所谓策举,便是朝廷分科考试,以出题答卷的形式选取人才。譬如可以分为四书经义、利民国策、诗赋、算筹等科目。天下学子报名赴试,之后再请名儒耆老封名审卷,便能做到公平无假,一目了然。学子不必看出身家世、年龄容貌,但凭真才实学说话,朝中因材录取。”
有晋以来,这种取士的方法还前所未有,一时间阁内议论纷纷,簪缨不由陷入深思。
有人疑议:“也就是不论德行,唯才是举?”
沈阶道:“仁孝一字,是君子立本仁主治国的底色,以此为方略固然不差,然而这经久的说法历经数朝后,已演变成为了仁孝之名而仁孝,以致卧冰求鲤、埋儿奉母等等故事不绝于耳,广为传扬,此岂非虚伪矫饰之极?察举之官,风闻乡里贤事,怕失贤才便请为上宾,却也难以确保真伪,加上久而久之地方监察懈怠,或有裙带之事,更不可避免。”
他向上一揖,“女君,故阶以为,既然已废九品,不如改革到底,涤荡固弊,
开盛世太平之新风。”
盛世太平。
簪缨眸中神采流转。
这四个字,极重,却也极其激励人心。
她捏着卷宗,单看纸上之字,从来不如听沈蹈玉的铿锵言语,她直接问道:“然试题考试,也未必就能避免裙带之风,或有泄题作弊,如何?选拔出的士子有才而私德败坏,又该如何?”
卫崔嵬听见簪缨的反问,不禁微笑颔首。
沈阶神色不变,答道:“策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