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立夏之时,我等会登门拜访荀氏!
桃林下,颍川士人济济一堂。有德望长者讲述诗经,一众子弟各展文采,求点评以扬名。几位乡贤老人扶坐上首,要行乡饮酒礼,彰显士族德教。此时桃花翩然,香气萦绕不绝,又有乐师鼓瑟吹笙,营造和乐融融之景。而仆役们送上酒水,在席间恭敬侍奉,无需士人亲自动手,只需安然坐享即可。这就是颍川文教的盛事,也同样是可以传扬天下丶引为好谈的「文会」!
然而,从士族瑰丽的桃林下走来,来到官道的田埂旁,就能看到有些发黄的麦苗,发现今年旱灾的苗头。降雨不足丶田地缺水,夏收减产甚至绝收,就像天际可怕的阴影,笼罩在农人们的心间。而一群农人打扮的乡间过客,就齐齐坐在田埂旁,很是沉默安静,半点也不喧哗。这种低调的秩序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这群人的来历,并不简单。
荀彧姿态端正,稳步而来。他的视线扫过这群「乡间过客」,眉头微微扬起,脸上也若有所思。接着,他在众人警惕的目光中,走到田埂边,隐约被围绕在中心的「老农」处。他看了眼老农边英气勃勃的少年,就面朝老农作揖行礼,邀请道。
「这位老丈,在下荀彧,字文若。今日陈太丘公举行文会,讲述德教,而顷刻有乡饮酒礼。老丈在此处旁听多时,是敦厚之长者。彧愿奉请登席,共论乡道,饮此礼酒!」
闻言,张承负面露警惕,盯着这位「王佐之才」的年轻士人,手已经摸到了短刀的刀柄上。以对方的敏锐,对太平道这一群精锐门徒,不可能什麽都看不出来。而这种邀请,莫非是试探?
大贤良师张角伸出手,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示意不用担心。他面露温和的笑容,对年轻的荀彧道。
「我不过锄草食粟之人,不解士礼。荀君请我赴乡饮酒礼,入这士族盛会,乃为何事?」
听到这出乎意料的回覆,荀彧怔了怔,脸上有惊异一闪而过。他默了默,再次揣测了会「老农」的身份,才恭敬道。
「乡饮酒,是古礼所传,行此礼以尊老丶养德与教民。无论贵贱,哪怕是锄草食粟之人,只要年高德重,就可入席,居坐上首!而我等年轻子弟,当坐下首,为乡老们敬酒。以此,明长幼孝悌之序,敦亲睦尊长之谊,兴圣人之礼教,天下才能安宁有序!」
「噢!兴圣人之礼,安天下之宁,这确实是好事!但大道在心,不在筵席。易有大象,天地之交,草木发荣,不闻宴饮之声。礼若无德,何异画饼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