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沉沉,雪覆山门,东岳天齐庙隐没于苍茫之中。太平道门徒们在庙外燃起篝火,看着灰白的天空变成灰黑,像是天际染透的墨。有道徒眺望许久,幽幽叹道。
「苍天已寂,黄天未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簌…簌~」
天齐庙中,乾草与松枝的烟气,在殿门缝隙间缓缓逸出,夹杂炭火温热中微苦的木头焦香,和着众人蓑衣上未乾的汗湿与泥腥气,融为一股凝滞不散的沉厚。
青州渠帅张饶,就是这样一位气息沉厚丶老成持重的壮汉。他的年纪大约四十多,和卜巳一样显老。他身旁的管亥,粗犷凶悍丶高大魁梧,正值三十岁的壮年。而两人之中,明显以张饶为青州渠帅的首领,管亥为副手。
「禀大贤良师!泰山郡的情形,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山脉,又尤其以中间丶东边的山居多,一眼都望不到头。能好好种麦粟的地方,就只有北边的汶水主流,中间的几处小山谷,还有南边的沂水支流…」
「而整个泰山郡最富饶丶精华的那一小块,都在北边的汶水两岸,从汶河谷地到岱阴平地,从西边的巨平,流到东边的莱芜…」
张饶声音沉稳,条理分明。他先讲了下泰山郡的地形,把重点放在了泰山郡北部的汶水,才继续道。
「泰山郡是个穷困山郡,没那麽多大块的耕地,也没那麽多的世家豪强。有数千亩地的世家大族,就两家,都在汶水两边。一个是梁甫县的鲍氏,据说祖上出过个司隶校尉的大官。鲍氏眼下有个勇力出众的家主,三十多岁,叫鲍信,在郡里挺有名声的,好像在洛阳也有路子?」
「还另一家,就是奉高县的王氏,比鲍氏的名气还要大些。他们的家主,是个清流士人,一直在洛阳混。好像还被什麽名士蔡邕,公开称为『良友』,很可能做大官…哦,王氏家主叫王匡!」
说完泰山郡仅有的两个世家,张饶想了想,又笑道。
「除了鲍氏丶王氏这两个世家,往下千亩地左右的豪强,根本都没几家。泰山那犄角旮旯的山地儿穷得叮当响,净是些老坷垃和旮旯山。山间土地稀碎又贫瘠,没田没地就养不起人。泰山的豪强,也和济阴那什麽动辄数千上万亩地丶养几百门客的豪强李氏,根本没法比啊!…」
「豪强往下,最多的,就是几百亩地的『豪户』,或者叫『寨主』。都是一个家族几十口丶上百口人,弄个几百亩的山田,建个同姓的山村或者寨子。泰山郡里山民们,很少有分散种地的小户,都是这样抱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