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
话音一落,人群便骚动起来,举子们纷纷往前挤,都想要一睹手稿的真容。
谢少陵志在必得,所以压根不着急。
有人不爽老板令大家苦等那么久,现在又卖关子,故意问道:“你的手稿可有秦寺卿的私印?”
老板胸有成竹地拍拍木匣,显然信心十足,“秦寺卿写《治国论》时尚无功名,还是位少年郎,哪来的私印?”
“没有私印你又怎知是秦寺卿的手稿?”
“是啊……若是没有私印,怎能证明这是秦寺卿的手稿?”
“我们买了你的书,总不能拿着去问秦寺卿是真是假?”
举子的质疑此起彼伏,沸沸扬扬。
老板淡定的神色逐渐崩塌,急得冒一脑门的汗珠,他在人群里左顾右盼,终于让他看到一位大救星,“大家静一静!”
“你们不信我的话,但不会不信谢少陵吧?!”
谢少陵的出身背景,以及人品言行有口皆碑,举子们当然相信谢少陵说的话。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谢少陵身上,少年长身玉立,执扇微微一笑。
老板长舒一口气,捧着匣子到谢少陵身旁,“谢公子,我听闻你自幼便模仿秦寺卿的颜体,家中有不少秦寺卿墨宝拓本,你绝不会认错他的字吧?”
谢少陵淡然点了点头,折扇一挥点在木匣上,“我认错谁的字,都不会认错他的字。”
老板总算是放心了,小心翼翼地将匣子抽开,“那就劳烦谢公子一观,看看这是否是秦寺卿的字。”
方才众人质疑的时候,谢少陵已有此意,他随手将扇子别在后领,取出帕子郑重其事擦了擦手,这才轻轻地捧出里面一沓泛黄纸页。
他掀开一页空白的纸,入眼的字虽有些磨损,但依然清晰可见。
字迹遒劲不失清瘦,笔锋如刀般犀利,但横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