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俱往提出了一个问题:「渤郡土地是有限的,这麽施政后,各地户籍会增多,但是土地仍然是在大族手里面,这些失土的户籍们,在数代后会不会成为动乱之源泉?」
武俱往进入「州府办公厅」,也得到了一些大户们的重视。
渤地世家将一些意见讲给武俱往听,武俱往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政治主张。
武俱往开始询问武飞:「我们需要更多兵丁,与各地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是相悖的,如何在其中调配?」
武飞看着这个得意弟子微笑道:「看来你已经入门,但是我告诉你,我等兵家要做大事的时候,是不能把调配平衡的权力,让给下方州府,以及豪门大族。」
你只看到我们收拢资源和名为百姓实则宗族之人间是相悖,但是并没有看到,自称百姓的宗族和其内部务农,走商的子弟们想求好日子的相悖。
现在宗族内若是舒坦到了那些「贤士」所谓「自天降康」的程度。
那些种田,养马,缫丝,砍柴烧炭之人,依旧是吃不起米,不敢骑马,穿不上丝衣服,舍不得用炭!只不过,这些宗族们把底层生活和他们维系大宗奢华的「相悖」,完美隐瞒了。
例如各个大户大族们在地方上是有一套控制人口机制,主宗的人丁是绝对兴旺,但是那些其馀各支中,宗族不会鼓励婚配的,因为分支生育的多了,族田也不会分配给分支。
宗族为了控制人口,甚至会溺婴,尤其是溺女婴,这是小支有自知之明,不配养女儿,只有能做牛马的男孩才能在自家存活。大支极少溺女婴。
别看现在这些被调节婚配的小支们还一个个活得好好的,那是因为现在在打仗,军政府要用这些小支们,小支们有话语权,宗族内那些族老们不敢怠慢他们。
一旦战事结束,小支们对将军府没用了,宗族乡老们会立马将这些小支们美美的日子给戳破,将小支的资源降到只能活到四十岁就死的地步。多馀资源呢?不会给将军府的。
武飞抽出了剑,稍微敲了敲,听着这铿锵之音:我们现在徵收物资资源,打破宗族平衡。却对更小支们(家庭)的平衡负责,让他们(家庭)赚钱,生娃,终老!这样话,民力才会转到我们手里。
武俱往明白了,点了点头。将军府是用更加底层的家庭平衡,取代宗族的平衡,进而把地方宗族的力量抽出来用于战争,如果某一天将军府无法供应「家庭的平衡」,那麽将回归到「宗族平衡」。
…「婚配」只是一个政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