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讨逆总兵官,且功封新城伯。
益王朱祐槟也在这些叛乱势豪之家胁迫下,即位成了监国。
方淮等人也以朱祐槟的名义颁布了“清君侧”讨逆檄文,而在檄文中,自然将杨一清、张璁、王琼骂成奸臣贼子,说他们祸害了天下,其祸不亚于刘瑾、江彬之流。
他们倒是没有直接骂嘉靖。
这主要是为了能够团结到不满改革但还不想弃君造反的官僚士大夫们。
除了讨逆檄文外,方淮等叛臣还以朱祐槟的名义,打着复祖宗成法、还天下清平的旗号,颁布了新的为政条例。
其中,第一条就是护卫大礼,声讨杨一清、张璁等奸臣蛊惑天子、乱了大礼,不忠不孝。
同嘉靖即位之初,清流文官们需要在大礼上让嘉靖认孝宗为皇考,而达到恢复孝宗之制,达到士权压过皇权的目的一样。
现在这些叛臣也需要通过改正大礼,在大礼上着手,而达到自己士权重新振作、重新恢复孝宗之制的目的。
同时,他们这样做也是为了能得到天下不少护礼派士大夫的支持。
甚至护礼的铁杆支持者——原国子监祭酒夏良胜,就因为家在叛乱区,而加入了叛臣队伍,成为了益王朱佑槟的礼部尚书。
为了能够证明自己护礼的正确性,夏良胜还获得叛臣们的支持,集自己曾经任文选司郎中时收集到的典铨章奏而编成了一本书叫《铨司存藁议礼及执奏》,而让叛臣中的护礼派原参议张怀、南城主簿甯钥刻印。
按照这些叛臣的意思,似乎嘉靖只要肯改回大礼,他们就不再讨逆,还会继续奉嘉靖为主,所以到现在都还是没有否定嘉靖的君主地位,只是把自己造反的原因推故于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