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当小李乘坐的飞船驶向水星时,地球方面传来了好消息。何雨柱成功整合了全球的工业产能,古老的轧钢厂再次轰鸣,这一次不是为了生产钢铁,而是为了铸造星系的未来。
\n
“看看这个,”何雨柱通过意识连接分享了一段影像:在华北平原上,数以万计的工人正在安装特制的能量导管,它们将连接地球上的每一个铀蓬节点,“就像当年我们建设工厂一样,只是这次的车间是整个太阳系。”
\n
小满被这景象深深打动。她看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铀蓬网络在其中扮演着协调者的角色,却从不代替人类做决定。
\n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首先是在金星轨道附近建设的节点频繁出现故障,那里的强辐射环境超出了预计。
\n
接着是土星环中的节点受到微小陨石的持续撞击,维护变得异常困难。
\n
“我们低估了宇宙环境的严酷。”沃森看着不断更新的故障报告,眉头紧锁。
\n
就在团队苦苦思索解决方案时,铀蓬网络提供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建议:寻求帮助。
\n
“帮助?从哪里?”小满疑惑地问。
\n
答案在二十四小时后揭晓。一艘造型奇特的飞船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火星轨道,它既不是人类的设计,也不是收割者的风格。从飞船上传来的信息简洁明了:
\n
“我们观察你们很久了。铀蓬网络的选择就是我们的选择。”
\n
来客自称“织星者”,是一个擅长能量构造的文明。他们曾经与铀蓬网络的创造者有过交流,一直在暗中观察人类与铀蓬的共生进程。
\n
“信号透镜的构想很精彩,但你们的实现方式太...原始了。”织星者代表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所在。
\n
在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