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朝的外放大员,基本上逃不过俩履历。
要么有深厚的管理钱粮能力,不是地方上督粮饷的,就是户部管粮饷的。
要么,就骂过魏忠贤。
这两个履历当中,前者更受崇祯青睐。
因为他向来缺钱,缺到了着急的程度。
杨嗣昌眼下是山西、宣大的总督,受到崇祯召见,急急忙忙就来平台奏对。
但是听着崇祯想要抢先给刘承宗封王的想法,杨嗣昌显得心不在焉,只是问道:“陛下可问过温阁老?”
崇祯先是点头,随后想起温体仁对这事的反应,又笑着摇了摇头。
二人心有灵犀,杨嗣昌只看这样,就知道温体仁肯定对此一言不发,便没好气地转头瞥向别处。
等他再转过脸来,这才对崇祯诚恳道:“人人皆知,知而不言!陛下,假遣天使携封王诏书与刘氏,其不奉诏,又将如何?”
杨嗣昌心说,刘承宗那个东西,恨不得封你做明王,明显不是你封秦王他就答应的。
到时候大明的封王诏书送过潼关,人家拿着给大臣传阅,当笑话看,完事自己封自己别的,你咋唾面自干?
“以臣愚见,刘氏素无忠信道德,称王是如此,封王亦如此,皆不可免其跳梁东犯。”
杨嗣昌摇头果断:“陛下万不可寄望封其为王,就能使西北安宁。”
崇祯还真没想过,若他封王,刘承宗不接受又该怎么办。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