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仲景村,实可谓旧貌换上了新颜:环村的四条道路、村内的十字道路,以及由村西通往酒黍种植基地和“天凤宾馆”的道路,已经统统硬化为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面。村中路西那口占地五十余亩的水塘,塘泥全部清理净尽,底部砌上长条石块,四围岸堤也完成了水泥硬化,又从扒淤河引来了汩汩清流重新注满;塘水中间横穿一条曲折迂回古朴典雅的汉白玉雕栏石桥,石桥正中是一座飞檐翘翅精致小巧的八角亭子;水中又栽种了参差错落的荷花,放养了五彩缤纷的鱼苗。雨后的夏日,但见塘内碧波荡漾,荷花飘香,锦鳞游泳,蛙声如鼓;人在桥上走,如在画中游,——竟成为一道绝佳的亮丽风景。
水塘四周,那些原本衰朽颓败、破旧不堪的屋架瓦房也已全部拆除,腾出来的空地经过碾压平整后,又铺上花样瓷砖,安装了单杠、双杠、跳床等健身器材,栽种了垂柳、玉兰、冬青等风景花木;水塘正北一百米远处,新建起了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型戏台,两边台柱上龙飞凤舞的写着这样一幅对联:谁说农民不爱美,手中有钱自风流;戏台东西两边,又分别竖起“中国梦,我的梦”的铁塑工艺品和刷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字语录的喷绘图景。清晨薄雾似纱,黄昏牧童飞歌,常有三三两两的男女老幼村民在这里或散步健身,或闲坐聊天,更有外出打工归来的年轻男女三五成群的凑在一处,伴随着乐声翩翩的跳起了交谊舞。——这就是和“仲景公园”遥相呼应的仲景村村级游园广场了。
与此同时,借着国家建设部投资建设“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的东风,借着由杨大眼争取到的每年市财政无偿下拨的三百万元专项扶植资金的东风,再加上镇村两级通过方方面面筹措到的六百万元资金,仲景村内保留下来的二十余座清代民居也已得到加固修缮;而每月两次的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中医专家前来坐堂问诊,则在吸引各类西医无法治愈的疑难杂症患者前来治病求医的同时,也招来了远远近近的驴友前来观光旅游。仲景村渐渐成了在全省、全国都小有名气的中医疗诊基地。
几件大事办成,赵夏莲在村里的影响与威信与日俱增,仲景村也真正走上了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平坦大道。然而赵夏莲并未就此罢手,又和杨大眼、张天远商量起了如何增加集体收入的门路;商量的结果是:针对当前农村文化文艺活动方兴未艾的现状,在村里挑选二十名青年男女,到禾襄市文化艺术学校强化训练三个月后,组建仲景村“红果红”秧歌队,开始四邻八乡巡游演出挣钱;针对当前农民手里有钱后争相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