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送走赵厂长后,陈樾立即锁上门,从书柜深处翻出一本《军工材料学》。这本书是他穿越前在军校时的教材,现在正静静躺在系统空间里。他闭上眼睛,意识沉入系统,开始检索关于子弹材料的资料。
\n
"铜壳......铜锌合金......覆铜钢......"他的意识在虚拟书架上快速浏览,突然停在一页泛黄的资料上,"就是它!"
\n
陈樾猛地睁开眼,钢笔在纸上飞快地划动。覆铜钢子弹技术——这种在二战后期德国发明的工艺,用薄铜层包裹钢芯,既能保证弹壳延展性,又能节省90%的铜料。他记得在某个纪录片里看到过,这种技术在1944年就被德国人用于解决铜料短缺问题。
\n
接下来的三天,陈樾几乎住在了实验室。他先是让材料科找来各种规格的钢板和铜板,又亲自带着机修班改装了一台轧机。工人们经常看见陈总工满手油污地蹲在机器旁,白大褂上沾满了机油和金属屑,嘴里还念念有词:
\n
"铜层厚度0.03毫米......""退火温度要控制在750度......""冲压模具的间隙还得调整......"
\n
3月29日深夜,陈樾的办公室还亮着灯。桌上摊着几十张草图,地上堆满了试制的样品。有的弹壳开裂了,有的卡在枪膛里退不出来,最好的一个样品也才勉强达到标准威力的八成。十几个咖啡杯堆在角落,记录着这个不眠之夜。
\n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陈樾揉着太阳穴,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翻开笔记本。在某一页上,记载着毛熊专家曾经提到过的"磷化处理"工艺。那是去年冬天,一位来厂考察的苏联专家喝醉酒后无意中透露的技术细节。
\n
"对啊!钢芯表面处理!"他拍案而起,钢笔在纸上划出一道墨迹。立即在图纸上补充了几行技术要求:"钢芯需经磷化处理,溶液配比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