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学习氛围空前高涨。早晨天不亮就有人来背书,晚上熄灯了还有人打着手电看教材。食堂师傅抱怨说,送去的饭菜常常放到凉了都没人动。
\n
1月25日,陈樾正在讲解膛线缠距对精度的影响,孙团长突然闯了进来:"陈总工,紧急情况!"
\n
原来,前线部队送来一批损坏的武器,请求兵工厂协助修复。其中有一挺打不响的马克沁重机枪,部队急着要用。
\n
"这是个好机会,"陈樾对研究员们说,"理论学得再多,不如亲手修一次。走,去看看!"
\n
维修车间里,那挺马克沁机枪已经被大卸八块。部队派来的军械员正抓耳挠腮:"所有零件都检查过了,就是找不到毛病..."
\n
陈樾没有急着上手,而是让研究员们分组检查。半小时后,林秀兰小组发现了问题:"水冷套筒内部有裂缝,导致水压不足..."
\n
"正确!"陈樾赞许地点头,"这种隐蔽故障最难查。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n
"教材第178页说过,"林秀兰翻开书,"持续射击后精度突然下降,很可能是冷却系统出了问题..."
\n
部队军械员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小伙子大姑娘真厉害!比我们这些摸枪十几年的还懂行!"
\n
这件事让研究员们信心大增。他们意识到,陈总工教的不是死知识,而是真本事。
\n
1月28日晚上,陈樾查完宿舍准备回办公室,发现实验室还亮着灯。推门一看,张卫国带着几个男研究员正围着一支步枪比比划划。
\n
"还不休息?&q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