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不怕犯错。这种宽松的氛围让研究员们更加敢于尝试和创新。
\n
1月18日,陈樾检查各组的测绘成果时,发现了一个惊喜——张卫国小组不仅完成了三八式步枪的测绘,还提出了一项改进建议。
\n
"陈总工,我们觉得这个弹仓可以改成弧形,"张卫国指着图纸说,"这样装弹更顺畅,还能增加两发容量。"
\n
陈樾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后来ak47的弹匣设计吗?这些年轻人果然有天赋!
\n
"好主意!把详细设计图画出来,我们找时间试制一个样品。"
\n
1月20日,陈樾终于完成了《武器设计原理》的编写。这本三百多页的手稿涵盖了从弹道学到材料工艺的方方面面,配上了大量手绘插图。
\n
"赵厂长,"陈樾把厚厚一摞手稿放在厂长办公桌上,"麻烦安排人油印五十份。"
\n
赵厂长随手翻了几页,眼睛越瞪越大:"我的老天爷!这些都是你写的?这得多少年的心血啊!"
\n
陈樾笑而不答。这些知识在系统空间里都有,他只是"搬运工"而已。
\n
"我这就去找文印科,"赵厂长像捧着宝贝似的抱起手稿,"让他们连夜赶工!"
\n
第二天一早,五十本散发着油墨香的教材整齐地码放在实验室门口。研究员们人手一本,如获至宝。
\n
"同志们,"陈樾宣布,"从今天开始,每天上午学习理论,下午实践操作。一个月后,我们要拿出自己的武器设计方案!"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