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现实里的反倒是装的。”
\n
李晓琳翻到某页,念道:“‘镜面里的碎花布突然裹住她,领口系成蝴蝶结,镜外的布料却还乖乖挂在货架上。’这里视角很特别,不在春兰意识里,也不在旁观者眼里,倒像镜子自己在看。这种转换,你想解决什么?”
\n
“想让读者看见被压着的部分,”许成军说,“镜子成了她的第二重人生,影子做的,全是她不敢做的。用镜子的视角,这重人生就能直接露出来,不用绕弯子。”
\n
“最后那段,春兰影子在镜中解纽扣,手指被线头缠住,‘越挣越紧,像被捆住的蝴蝶’。细节是真见的?”
\n
“线头是无意撞见的,”许成军点头,“但镜里的‘缠绕’是故意的。她的渴望和恐惧就像这线头,越想挣,缠得越紧。”
\n
李晓琳指尖在稿纸上敲了敲:“这种现实里不可能有的情节,该归哪类?有点像魔幻现实主义?”
\n
说到这李晓琳有点后悔,毕竟在全国范围内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研究也才刚刚开始。
\n
今年年初,沈国正打响了国内研究拉美文学的第一枪。
\n
5月,《外国文学动态》首次将拉美当代小说的特征译为“魔幻现实主义”。
\n
聊这样新潮的玩意,显然有点为难正在插队的知青。
\n
不是瞧不起,是这年头知青真没渠道接触西方文学作品。
\n
答不上来,就有点让人下不来台。
\n
但许成军给了她巨大的惊喜。
\n
或者,可以说是惊讶!
\n
要不是注意形象,
\n
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