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也可能几个人的事儿掺着写,东家的犁碰了西家的筐,顺带扯出三年前借过的半袋麦种。看着乱,实则把人心底的弯弯绕绕全抖搂出来了。”
\n
他转向苏中,语气里带着点后生晚辈的恳切:“但苏老师说的‘筋骨’丢不了。这根扎得深,任啥风都刮不倒。”
\n
苏中捏着烟斗的手指松了松,却没再说话,显然有了几分认可。
\n
钱念孙突然合上笔记本:“我补充一句。小许说的‘个体叙事’,得警惕变成‘精致的利己’。”
\n
“19世纪俄国文学写个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哪个不是从个体里见时代?若只写‘窗前月光’,忘了月光照过的土地,那就是舍本逐末。”
\n
刘祖慈在中间调和:“依我看,这就像种麦子,既得有扎根土地的实,也得有迎风扬花的活。小许这颗种子,既有泥土气,又带着点新苗的劲,咱们别用老框框套死了。”
\n
周明跟着点头,“现在的知青能写东西的,像小许这样的太少了,无论是作品,还是视野,都远不像个20岁的年轻人。”
\n
“到是给我几个老家伙好好上了节文学课!”
\n
“我定个调子,《谷仓》9月头版刊发,希望各位小许的前辈都给捧个场。”
\n
-----------------
\n
一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
\n
周明、刘祖慈、公刘对于许成军的作品、视野表现出藏不住的赞赏。
\n
其他人虽然有些不认同的地方,但是也只局限于文学上的讨论。
\n
大部分人要了许成军的地址,说有事会后面写信联系。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