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突然开口,烟斗指向“528斤”那段,“这数字太扎眼,容易被人抓把柄。”
\n
“苏老师,”许成军有些迟疑,“实际就是这么多。我改了,是对这片土地不诚实。”
\n
他顿了顿,声音不大但却异常坚定,“文学要是连真话都不敢说,不如回家卖红薯!”
\n
会议室内安静了。
\n
沉默片晌,周明拍桌:“说得好!现在我保这稿子不改数字,我周明担保!”
\n
-----------------
\n
中午在文联食堂吃饭时。
\n
刘祖慈往许成军碗里夹了块红烧肉,这位刚刚年过四十的中年人,在历史上发掘顾城、梁小斌等青年诗人,成为新时期诗歌崛起的重要推手。
\n
他眼里带着赞赏:“你这股劲,像年轻时的公刘。我给你透个底,《安徽文学》九月刊的头条,编委们早内定了《谷仓》”
\n
他看着许成军没什么喜形于色的表情,点了点头。
\n
“我今天来,其实不是为了你的《谷仓》。是为了你些时间那首诗”
\n
“你那首《时间》,林编辑拿给我看过,我和公刘都认为,写的极好。”
\n
“我正在筹备‘新人三十家诗作初辑’,你是我们安徽本土的新的不能再新的作家、诗人,我想把《时间》放进去,想问问你的意见。”
\n
许成军握着筷子的手猛地一顿。
\n
他抬眼时,眼里已漾起亮闪闪的光:“刘老师说的是那个要收录顾城、梁小斌他们的‘新人三十家’?”
\n
刘祖慈挑眉笑了:“哦?你也听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